
美國政府官員在周三表示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(Donald Trump)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政策可能要到6月初才會實施。公開的磋商和潛在的關稅修正,為阻止這場“貿易戰(zhàn)”的談判爭取了時間。
據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·萊特希澤預計,對于即將公布的關稅清單,將會有60天的公眾評論期,但他補充說,要把中美貿易關系“帶到一個良好的層面上”仍需數(shù)年時間。
萊特希澤在接受CNBC電視臺(美國財經新聞臺)表示,該清單上的產品價值總計超過500億美元,其中主要是“高科技產品”,具體的產品類別將由計算機算法選擇,以使中國出口商的損失最大化,同時使美國消費者的損失最小化。
特朗普政府此次加征關稅旨在懲罰中國,其指控中國政府有計劃地盜用了美國的知識產權,中國政府還推出一系列政策,目的是強制美國企業(yè)實施技術轉讓。
萊特希澤稱:“我們很快就會公布關稅清單,并在60天的公眾評論期內,讓民眾機會發(fā)表對此政策的看法?!?
此前,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(USTR)宣布將在公布商品清單后的30天內接受書面意見,根據特朗普上周簽署的公告,該清單必須在4月6日之前公布。
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員表示,預計在一個月后,將對關稅清單舉行公眾聽證會。
這位官員補充說,整個過程可能需要超過60天?!?0天”指的是預期的公眾評論時間,最終的關稅清單和生效日期將于此后敲定。
當被問及與中方的談判能否避免加征關稅時,萊特希澤表示:“我認為還是有希望的?!?
他稱,中美兩國的經濟體制不同,“兩國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緊張關系”。
萊特希澤沒有提到特朗普內閣成員(包括財政部長史蒂芬·努欽)和中方針對如何避免加征關稅的討論。
一位知情人士表示,美國的要求包括減少中國對美國汽車征收的25%的關稅,以及讓更多的美國企業(yè)進入中國金融業(yè)。
(編譯/雨果網 梁麗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