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收藏,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
您可能還需要
獨立站
國潮領航?破浪出海
立即報名
加入社群
獨立站近期活動

臺北蠶絲被抽檢:低價材料魚目混珠,最高可罰100萬

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,臺北消基會近日公布市售蠶絲被抽查結果,發(fā)現有產品號稱填充百分之百蠶絲,但實際檢測,蠶絲量連一半都不到,已要求業(yè)者回收改正, 否則處10萬元(新臺幣,下同)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;另外近8成產品標示不符規(guī)定,主要是洗燙處理標示不齊全,缺干

臺北蠶絲被抽檢:低價材料魚目混珠,最高可罰100萬

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,臺北消基會近日公布市售蠶絲被抽查結果,發(fā)現有產品號稱填充百分之百蠶絲,但實際檢測,蠶絲量連一半都不到,已要求業(yè)者回收改正, 否則處10萬元(新臺幣,下同)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;另外近8成產品標示不符規(guī)定,主要是洗燙處理標示不齊全,缺干洗等字樣。

低價材料魚目混珠

臺北消基會今年8月在百貨商行及賣場等通路,隨機抽驗14件蠶絲被,其中,質量檢測全數符合規(guī)定;但有2件“纖維成分含量”實際檢驗結果與產品標示不一致。

消基會副董事長游開雄說明,由艾亞諾企業(yè)進口、在南投大發(fā)寢具店販賣的“頂級舒柔蠶絲被”,蠶絲含量夸大,宣稱填充100%蠶絲,實測蠶絲僅45.1%、嫘縈54.9%。另一件是昭元棉業(yè)販賣的純蠶絲被,表布標示100%木漿纖維,實際上卻是100%的嫘縈。

嫘縈屬于植物性再生纖維,普遍被運用在各種服飾上,經過加工處理后的縲縈會變得平滑有光澤,所以常常被誤認為是絲;嫘縈特性質地輕柔,光滑、涼爽、吸收性好,但不隔熱。

79%標示不符規(guī)定

標檢局指出,嫘縈雖然也有保暖功能,但成本比蠶絲還便宜,廠商將其混充在蠶絲被中,明顯夸大不實、賺取利差,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卻不是真正的蠶絲被。

另外,調查也發(fā)現,在14件抽樣產品中,有11件產品、高達79%標示不符規(guī)定,主要的缺失是洗燙處理標示不全、缺干洗字樣或圖案、干洗圖案不符規(guī)定,包裝上未標明產地、纖維成分等。

臺北消基會提醒民眾,挑選蠶絲被時,應優(yōu)先選購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商品。另外,除了用手觸摸檢視表布質感外,最好也要打開被胎的表布拉煉,觀察填充的蠶絲有無刺鼻異味或夾雜不明雜質,確保自己不要買到不實、有問題的蠶絲被。

歡迎關注跨境電商及外貿行業(yè)第一微信號【cifnews】

相關標簽:

分享到:

--
評論
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

收藏

--

--

分享